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与回顾 / 家长课堂

留言信息

学生姓名:

家长电话:

备注:(年龄、性格、活动期望值)

深圳夏令营:面对青春期一言不合就暴走的孩子,父母如何管教才正确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1-03-01  浏览次数:10581

01

今天,在同学群里听说了一件让人特别难过的事儿。

 

一个高中同学,他十三岁的儿子跳楼了。

 

看了群里同学们的聊天记录,才知道是因为寒假作业的事儿。快要开学了,同学检查儿子的寒假作业,却发现他有很多作业都没有完成,因辅导不了他写作业,只有给他一个手机,让他去查作业,结果,作业没有查,没有写,却每晚熬夜用手机玩游戏,还花了自己的压岁钱去买游戏设备。

 

同学一气之下,打了儿子两个耳光,摔了儿子的手机,还撕了他的寒假作业,让他开学了,自己和老师解释。

 

半个小时候,同学听见很响的一声,接着,是楼下传来喊叫声。他从阳台上往下看,地上躺着一个人,而他的儿子已不在房间。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:“我去死了。”

 

同学当场就腿软了,他只是想让孩子学好,他怎么就这样不珍惜自己的生命,选择轻生呢?

 

同学说,他批评儿子后的十分钟,儿子就跳楼了。十分钟,不长也不短,可却是他儿子最绝望的十分钟。他儿子的内心一定是翻江倒海的。

 

一个正值青春期的男孩,被爸爸扇耳光,又打又骂,这是怎样的一种羞辱?



有人说,这简直就是拿孩子的自尊心擦地,还要用力地踩上几脚。青春期的孩子无法面对这样的羞辱。难以面对,那就不面对。于是,他选择了“最容易”的一条路。

 

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。可百因必有果,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,而是因为之前碾压的,已经生无可恋了。



02

还记得去年那个跳河的男孩吗?

 

当天,男孩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,也被请了家长。从学校出来,在车里妈妈也一直批评他,甚至,当时把车子停在了车水马龙的卢浦大桥上。

 

男孩开了车门,直接冲向大桥,没有一丝犹豫地跳了下去,整个过程只有5秒。

 

妈妈试图抓住他,可伸出去的手只是碰到了孩子的脚后跟。看着跳下去的孩子,妈妈坐在地上失声痛哭。

 

5秒对孩子来说,只是一个结果。而之前,有无数个5秒的组合,让他难以忍受,痛不欲生,所以他才会在那一刻那么决绝。

 


近几年,孩子跳楼的世间频繁发生。总有人说,这样的负面新闻不应该报道出来,因为会有孩子去效仿。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负面新闻,父母们不是更应该深思的吗?

 

世界对于孩子来说,是未知的,充满吸引力的。可为什么在追梦的年纪,他们却只会一心求死?那是因为身处泥沼,无法治愈,看不到未来。

 

今年,我的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初中生,去了一个新学校,遇见了新的老师和同学,科目多了,作业多了,她也开始有点变了。经常一言不合就怼人,你多看她一眼,她会警惕性地问:“干嘛?”

 

小她七岁的弟弟,都感觉到了姐姐的变化,说:“姐姐,你为什么每天都要生气?”

 

这一切都在向我暗示,我的女孩迎来了她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——青春期。

 

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:

 

很想独立,被尊重,可能力又不足,不得不依赖父母;

 

偶尔很想跟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,可又很敏感,会把父母的一些想法想的很极端,甚至是往坏的方面去想;

 

希望和同龄人在一起玩,可又嫉妒,或者看不惯他们的一些行为;很讨厌学习,但不得不每天去面对,甚至还要努力地去学;

 

生理上高速成熟,身体有各种变化,但内心还是一个小公举和毛头小子;渴望爱与性,但是,又不得不压抑……

 

不论是上海17岁的男孩,还是武汉12岁的男孩,他们都是正处在青春期。

 


对待孩子这个特殊阶段,父母必须得有一套智慧型的教育方式,才能跟孩子一起平静地度过青春期。



03

面对青春期的孩子,很多父母都会感觉到无力。这种无力会分化出两个极端的教育方式,那就是逃避和打压。

 

逃避是把撒手不管,不沟通当成静待花开。给自己洗脑,当佛系父母,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,以为这样不会和孩子有冲突,实则是在给自己挖了一个更大的坑。

 

因为平时习惯被父母满足的孩子,一旦不被满足,他们一样会与父母对抗,直到被满足。

 

前不久,16岁的富二代女孩刘思琦吃饭要喂,一次买衣服花几万,弄个头发要跑到几百公里以外,父母凡事都满足她,倒是避开了很多的矛盾。可在参加《变形记》,因节目组要没收化妆品,她为此和工作人员大打出手。

 

我们逃避管束孩子,可当他们走向社会,不可能别人也会像我们这样去惯着他们,由着他们的性子来。

 

关于打压这个教育方式,武汉那个扇儿子耳光的妈妈,以及上海那个批评指责儿子的妈妈,算是演绎的淋漓尽致。一味的打压,只会让孩子心灰意冷,甚至,把孩子养成了自己的“仇人”。

 

儿童心理学家说,青春期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修补期。

 

 

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管,但还没有完全的定型,认知和看法容易改变,但策略很重要。

 

1.隐形陪伴很重要。

 

孩子到了青春期,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独立,希望有自己的空间,不被任何人打扰。也不愿意再当父母的“小尾巴”,自己去哪,也不再希望父母陪着。

 

自从女儿上了六年级,我发现我们去哪她都不想跟着,不管是出去玩,还是去哪吃饭,她都一概摇摇头,只说:“没意思。”

 

我们也不强迫她,只告诉她有门铃不用管,我们都带着钥匙,保证她不饿着就可以。

 

青春期的孩会很大胆地挑战父母的权威,有时你让他做什么,他反而不会做。

 

把孩子当成身边的一株植物,不要时刻盯着。雨天,搬出去淋淋雨。太阳大了,搬进来避避光。需要施肥的时候,再施点肥。

 

让孩子感受你在他们的身边,给予适当的自由,不控制,不干涉,这就是极好的。

 

2.一定要闭上嘴巴。

 

有句话叫,言多必失。

 

这句话用在孩子处在青春期的父母很合适,话说的多了,就失去了威严了。

 

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“超限反应”,指的是如果外来的刺激过多、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,就会使人感觉不耐烦,甚至心理逆反。

 

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配自己的独立,孩子会有一种无助感和挫败感,父母在这一旁不停地说,有一种“看热闹不嫌事儿大”的感觉,会让孩子更反感。

 

有时,不说比说更有效果。

 

知乎上,有个网友说:

 

自己上高中那会经常利用晚自习时间去上网。有一次,刚从网吧出来,正好看见站在门口的父亲,他很害怕,但父亲什么都没有说。看了他一眼,骑上自行车便走了。

 

他骑着车默默地跟在身后。到了家,父亲洗把脸就进屋睡觉了,他提心吊胆了一晚上。可第二天父亲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,还起床给他做早饭。

 

从那以后,他再也没有去上过网,开始好好学习,成绩提高了很多,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。

 

试想如何这个父亲,不停地说,甚至动手去打他,是什么样的结果。孩子不会自省,甚至觉得委屈,因此而更叛逆。

 


3.把孩子当成朋友。

 

有的父母为了树立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,采取的方式非打即骂,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很管用。

 

当孩子到了青春期,体格都超过了父母,自尊心也达到了最高值,父母再这样打骂孩子,真的会被孩子反噬的。

 

把孩子当成朋友,改变说话的口气,相处的方式,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。

 

比如,当孩子看电视时间长了,你不是说:“给我看书去”,而是说:“你看了一会电视了,休息会眼睛,再去看看书吧。”

 

保持界限感,不要总是试图走进孩子的空间,除非你被邀请。不要总想着偷看他们的日记,在犯错的时候,没完没了的责备,甚至动手。

 

当你的朋友犯了错被领导批评,你会怎样做?肯定是安慰,谁都会犯错,只要下次注意点就可以了。

 

4.关注孩子的朋友。

 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的社交能力在提高,他们的玩伴不再是父母,而是有自己的小集体。

 

公安大学心理学李玫瑾教授说:“到了青春期,孩子的合群性发展的很突出,孩子很多事情不会和父母说,但是一定会同性别的,年龄相仿的朋友说。”

 

她建议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,可以在给孩子过生日时,把孩子的好朋友都请过来,打听一下她们父母是做什么的,如果发现有不太好的朋友,找个时间问一下自己的孩子,欣赏这个朋友什么地方,可以给孩子建议,你有没有觉得你这个朋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。

 


教育青春期的孩子,就像是古代治水一样,要顺,疏通,而不是堵。

 

孩子看什么书,玩什么游戏,做什么事,在班里成绩如何,多关注一下。

 

当孩子在玩某款游戏,你首先要做的,不是去阻止,而可以跟她说,你有时间教我玩。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骂或者说教去阻止,你成为了他的朋友,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,走进他们的内心,再去教育他们,这样才有效果。

教育孩子,不是打压和控制,而是把自己变成一朵云,然后去推送孩子那朵云。

来源:多多黛


夏令营 冬令营 周末活动 亲子活动 研学旅行

 
 

 
选择我们的八大理由
奥德曼专业营地
奥德曼专业营地
甄选高端
优秀营地
完善的教育体系
完善的教育体系
知名素质教育品牌
影响力营地教育品牌
全天候安全保障
全天候安全保障
独立营地
24h全程辅导
医疗配套
医疗配套
随队医护人员
全程呵护
资深师资团队
资深师资团队
小队导师制
师资配比1:5
全方位保护
全方位保护
双重安全机制
完善保险体系
专业化课程体系
专业化课程体系
十年知名品牌
北大师资顾问
营地标准食宿
营地标准食宿
营养围餐
舒适住宿
成立至今
50家分公司
全球夏令营
多达150条线路
受益人群
200000+位学生
客户真实满意度
96.7%
长期服务单位
180家(持续增长)